1870年,H·Fleck在寻求一种酸来代替已熟知的水杨酸时,第一次描述了苯甲酸的防腐作用,他确立了这两种酸的防腐作用,以及与苯酚的防腐作用之间的关系。苯甲酸与水杨酸不同,在开始时它不能用合成法大量生产,因此直到二十世纪初才首次用于食品防腐。这一发现为苯甲酸钠在食品防腐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。
1908年,美国官方批准苯甲酸钠作为一些食品的防腐剂,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,苯甲酸钠作为一种高效、低成本的防腐剂,被广泛应用于饮料和酸性食品中。20世纪初: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,苯甲酸钠的生产技术逐渐成熟,生产成本降低,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于食品防腐。1930年代:苯甲酸钠的生产工艺进一步完善,成为食品工业中常用的防腐剂之一。
1997年:苯甲酸钠已成为使用时间最长、使用量最大的食品防腐剂之一。